紅木國標29種已有18種被列入國際瀕危保護、幾近于無木可用的窘境之下,紅木廠家紛紛選擇色澤紋理密度與國標紅木相近的替代樹種。
新興的紅木替代用材,其在市場上的俗稱也同樣是“博大精深”:有時幾個俗稱其實對應的只是一個樹種,有時一個俗稱可能對應著不同的樹種,有時不同樹種的俗稱之間還大同小異、模棱兩可。
面對層出不窮的新興木種和俗稱,不要說是新木友,就是一些沒有接觸這些木頭業(yè)務的老行家有時也搞不明白其到底對應到底是哪一種木頭。比如說:紅貴寶、沉貴寶、非洲酸枝、東非酸枝、黑檀.二級黑檀這幾個俗稱就是容易讓人混淆。
先講沉貴寶:沉貴寶,也叫二級黑檀,還叫東非酸枝。這三個名稱對應的只是一個樹種,并且這三個還都只是俗稱,真正的樹種學名是成對古夷蘇木,豆科、蘇木亞科、古夷蘇木屬,分布于坦桑尼亞、莫桑比克等地,國內(nèi)主要以原木的方式從莫桑比克進口。木材具光澤,紋理交錯,材質(zhì)較好,光澤度高。對生產(chǎn)廠家的干燥處理要求相對要高,但該木材在密度、硬度、強度方面的指標都相對較高。
其家具成品厚實、穩(wěn)重、大氣,在紋理、色澤、密度與紅木國標中的闊葉黃檀(印尼黑酸枝)家具相仿,且價格則遠低于闊葉黃檀等國標紅木,在終端市場上得到了很多消費者的認可,引起了較多的關(guān)注。